美國黃金儲備可能比顯示的少
發布日期:2025.03.21近期,全球大量黃金涌入美國,引起市場高度關注。市場更關注的是,美國的官方黃金儲備是否早已被“李代桃僵”,現在進口大量黃金只是填補賬目窟窿。再聯想另一個黃金交易中心倫敦,已經放慢了金條出庫速度。種種蛛絲馬跡聯系起來,總讓人覺得黃金這種避險資產在美國也存在一定風險隱患。 其實對美國黃金儲備數字不實的猜測已經“飛”了多年。一直有分析師認為,美國官方公布的黃金儲備中,實物黃金的所有權可能存在重復計算,一些黃金可能通過借貸或租賃甚至未報告的銷售離開了政府金庫。而且,實物黃金的需求和價格越高,諾克斯堡的黃金被搬走的可能就越大。市場在猜測美國金庫里沒那么多黃金的同時,也有估計其實中國的黃金儲備要比公布的多。畢竟十幾年來,中國既是全球最大黃金生產國,又是進口國。將每年的生產量、進口量,以及消費量、儲備量幾個數據合并對比,會發現其中有一些量差。除了可能藏金于民外,也可能會有一些黃金儲備沒有匯總給IMF(國際貨幣基金組織)。
黃金在美國是貨幣當局打壓的對象,而在中國卻能發揮外儲多元化和人民幣國際化的多重戰略作用。這種作用被廣為承認,黃金被納入戰略性礦產目錄。原國土資源部2016年《全國礦產資源規劃(2016—2020年)》中列入戰略性礦產目錄的有24種,包括能源、金屬和非金屬三大部類,黃金名列其中。
從近期俄烏沖突的最新進展,以及貿易摩擦中各種手段就能看出,戰略性礦產在世界格局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。除中國外,美國、歐盟和日本也都有各自的關鍵礦產和原材料清單。再加上中國認為的關鍵礦產和原材料,四方公布的共涉及52種。各方拉出的關鍵金屬清單反映了當前的技術要求和供需等因素。由于技術發展日新月異,關鍵金屬的范圍也在不斷調整,但總體上是秉著“寧可圈著不用、不能輕易放過”的原則。除了能源外,中國重點關注的原材料只有兩種沒有和美、歐、日組成的“礦產買家俱樂部”完全重合。其一是鐵,中國長期以來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和鋼鐵生產國,鋼鐵是工業化的骨骼,對于中國這樣的制造業大國而言,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其二是金,雖然黃金在工業領域的使用只占全部產量的7%左右,但黃金對金融秩序穩定意義重大。(摘自中國黃金網)